第(2/3)页 “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,策论应该是第三门考试吧?”唐梓颜问。 顾承宇点了点头,道:“对,第一门是考四书,第二门是考五经,第三门则是考策论。 “这第一二门就需要你多下功夫多看书了,”唐梓颜道,“我能帮到你的就是给你押一押第三门的题,这些日子给你出的题目,你都要将它们整理好,再总结一下每一个主题可以有哪些论点论据。” “比方说我给你出的有关经济的题目,到现在大概有三个了吧?它们之间是有一些共性也有差别的,后面这一个多月,我还会继续给你出题,争取让你每一种主题都练十次次左右,接着你便需要融会贯通,把每一个主题的一些要点提炼出来,可以总结成一个模板。” 唐梓颜敢肯定,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不知道模板的妙处,但在她看来,无论是什么考试,都是有迹可循的,特别是这类的写作,更是可以有相应的模板,这也能够帮助顾承宇在考试的时候最快找到切入点,快速答卷并且答好。 顾承宇点了点头,道:“姐姐,你放心吧,这些日子练习过的题目我都记下来的。” “那就好,”唐梓颜道,“现在时间不早了,你早些洗漱休息吧。” 又过了几天,唐梓颜在临江仙碰上了苏从景,想到家里备考的顾承宇,便问:“苏公子,我听闻你三年前便考过了乡试?” 苏从景点了点头,道:“正是,唐姑娘,我听说你家弟弟今年也要参加乡试了?” “对,就在今年八月,”唐梓颜道,“苏公子既然参加过乡试,想必知道一些往年的题目?” 苏从景皱了皱眉,道:“我虽然知道,但这乡试每次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,而且绝对不会出现同样的题目。” “没事,”唐梓颜道,“这个我知道的,不过我还是想问一问苏公子以前的那些题目,虽然每次考试的时候题目不会一样,但以前的题目也可以用来给承宇模拟嘛。” 虽然这样说,唐梓颜却并不认为苏从景说的对,考试或许不会出相同的题目,但只要细心观察,就会发现,有些考官对于知识点是有一些侧重的,考官们出题也都有自己的倾向。 苏从景点了点头,道:“之前准备乡试的时候,父亲替我收集了一些从前的题目,应该还在我家书房,唐姑娘,你现在方便吗?” 第(2/3)页